針對國產挖掘機械行業,就目前而言,把希望完全寄望于海外市場是不現實的,拋去政治原因、海外實力企業的競爭之外,不少國家的經濟增長極其有限。專家也強調,海外挖掘機需求是斷點式的,與國內持續成面的需求有很大的區別。因此,海外市場并不是挖掘機械過剩產能的救世主,盡管部分廠家出口優勢明顯,如徐工、柳工、寶鼎、三一等企業的出口訂單有望增加,但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根本無緣分享“一帶一路”所帶來的福利。
目前的挖掘機械市場,需求大幅縮水、產能過剩、市場保有量大,隨著企業運營成本的提高,挖掘機械正面臨著生存式發展的嚴峻考驗。尤其是大中型挖掘機廠家,市場銷售份額一度出現負增長,小型挖掘機雖然有多項利好政策做為支撐砝碼,但是仍擺脫不了大環境市場的干擾,其市場銷售增加比例也在逐漸下滑。在這種危機的時刻,企業開始意識到,只有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穩,才能實現持續發展。因此,團結共進成了未來中小型企業的生存手段。
把握眼前市場發展形勢,看懂并跟進“一帶一路”政策的機遇,其沿線總人口約44億,經濟總量為21萬億美元,未來發展中,城鎮化、水利、交通等工程項目為挖掘機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。因此,許多國產挖掘機廠家都已經為未來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市場做準備,及時把握機遇才能穩中求勝。
聚焦國內挖掘機械市場,銷量可謂是跌宕起伏、瞬息萬變,市場成本逐步上升、訂單減少且利潤率較低,這也成了許多挖掘機廠家面臨著的嚴峻考驗。因此,為了迎合未來的市場需求,產品和服務的轉型升級便成了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把握機遇、迎合市場,敏銳的市場洞察力、強大的生產研發團隊是所有挖掘機廠家渡過難關的首要前提。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外挖掘機械市場尋求持續發展,國產廠家應保持步調一致,共同努力,把國產挖掘機品牌做大做強,為“中國制造2025”做出卓越的貢獻。